2018年的冬天,神州大地熱潮涌動。
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這一刻,之江兒女的心隨之而動。
很開心!很激動!很振奮!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即時收看收聽,我省廣大干部群眾、社會各界沉浸在深深的喜悅和巨大的鼓舞中。大家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為新時代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家表示,浙江是改革開放先行地,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扛起浙江使命、彰顯浙江特色、展現浙江作為,堅定不移推進“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多浙江智慧和浙江力量。
美好生活 鼓舞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催人奮進、振奮人心,使我們深切感受到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所蓄積的磅礴力量,感受到了中國走進新時代持續開放的發展脈搏,我由衷地為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自豪!”嘉興市委常委、嘉善縣委書記許晴說,總書記用三個“充分證明”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正確性和必要性,用九個“必須堅持”為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在改革開放的壯闊進程中,嘉善實現了從農業小縣到全國經濟百強縣的跨越式發展。作為全國唯一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嘉善將深入貫徹總書記的要求,當好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擁護者、實踐者和推動者。
1979年,長興縣長城公社狄家大隊邁出了浙江“包產到戶”第一步。一晃近40年過去,如今通過土地流轉、組建專業合作社等形式,狄家村走出了改革新路子。18日上午,在狄家村村委會會議室里,村黨支部書記錢建良和村民們一起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案母镩_放40年是新中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40年前,前輩們開拓進取,解決溫飽問題,那時我們的農作物畝產值不到百元;如今,狄家村農作物畝產值已突破萬元,改革讓我們嘗到了甜頭,鄉村振興大有可為!”錢建良說。
“糧票、布票、肉票、魚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業券等百姓生活曾經離不開的票證已經進入了歷史博物館,忍饑挨餓、缺吃少穿、生活困頓這些幾千年來困擾我國人民的問題總體上一去不復返了……”在電視機前聆聽總書記的這段話時,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第一代經營戶馮愛倩思緒萬千。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義烏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人,她說:“正是因為有了黨的領導、有了改革開放,我們的日子才一天比一天幸福!”
“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資源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新型城市化建設、擴權強縣和強鎮擴權、河長制、特色小鎮……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為全國相關領域改革作出了示范、提供了經驗。聆聽總書記的講話,浙江人民的體會特別真切。
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彥在高鐵上用手機收看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實況。飛馳的列車,讓他深切感受到改革開放的發展速度。張彥說:“40年來,我們在黨的領導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告別農業社會,建設法治社會,融匯中西文明,探索生態文明。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p>
寶貴經驗 彌足珍貴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母镩_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九個‘必須堅持’,第一個就是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這也是我們傳化集團30多年發展收獲的一條深刻經驗?!眰骰瘓F黨委書記、副總裁陳捷說,傳化集團從上世紀80年代靠借來的2000元起步生產洗衣皂,到如今拓展到化工、物流、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總資產超過500億元,“集團能有今天,正是依靠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方針政策指引,而傳化在非公黨建領域的創新實踐,也充分證明做實黨建工作會產生巨大的生產力?!?/p>
18日一早,溫嶺市民主懇談工作辦公室主任陳奕敏就守候在電腦屏幕前收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直播?!啊嗣瘛辉~多次出現在總書記的講話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個理念始終貫穿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彼f,19年前發軔于溫嶺的民主懇談會,就是為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當家作主權利而推動的一項改革,“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改革一定要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p>
在蒼南縣龍港鎮原黨委書記陳定模的微信朋友圈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內容特別醒目。提及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這位八旬老人振奮地說,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成就,關鍵之一在于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龍港“中國第一座農民城”的誕生、發展,就是抓住了老百姓經商致富、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切實需求,遵循了城市化建設的基本規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一定能繼續攻堅克難、勇往直前!”
在麗水市蓮都區大港頭鎮堰頭村,村干部和村民一起聊體會、談感受。村黨支部書記張偉武說,這些年,堰頭村堅定不移保護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村民們對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分認同并積極實踐,人均收入、村集體收入年年遞增,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協同推進,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更加美麗宜人。
“習近平總書記說,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正確輿論凝心聚力,以先進文化塑造靈魂,以優秀作品鼓舞斗志?!闭憬豁憳穲F團長周麗芳說,作為改革開放文化發展浪潮的見證者和受益者,我們正在不斷譜寫和演繹悠揚激蕩的時代旋律,講述精彩的中國故事、浙江故事。
激情昂揚 砥礪奮進
對歷史的最好紀念,是接續奮斗、再創輝煌。
在改革開放大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衢州市行政服務中心主任田俊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就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初心,“我們要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進一步提高認識水平、加大工作力度,久久為功,把‘最多跑一次’改革這塊浙江改革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p>
今年是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建院15周年,也是“海外學子浙江行”活動舉辦10周年。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新起點上,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院長王濤說,唯有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開展研究,真正拿出成果來,服務于區域一體化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才能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院的期望,不負歷史與時代的使命。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令淳安縣下姜村黨支部書記姜浩強心情激動。他說,去年,下姜村通過發展綠色農業、鄉村旅游,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17萬元,老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后要按照總書記的指示,帶動周邊村一起走“綠富美”之路,共同實現鄉村振興。
諸暨市楓橋鎮黨委書記金均海說,“楓橋經驗”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一項改革創舉,歷經半個多世紀依舊常青的奧秘就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改革,如今通過“嫁接”互聯網、建立基層治理四平臺等新手段,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內涵和外延不斷得到豐富和拓展,“我們要從時代變遷中不斷汲取新思想、新方法,讓改革不斷釋放新活力、新動力?!?/p>
“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p>
“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