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甌海公安分局民警金定忠給東北的張大媽寫下第五封信,信中寫道:“近日東北大幅降溫,您一定要注意保暖。感謝您對我的認可與信賴,請您相信,我對您的承諾永不會變,對您的關愛也不會變……”
紙短情長,見字如面。
過去400多天里,另外四封長信也是這樣帶著體貼和溫暖,陸續從溫州寄往2000多公里外的遼寧沈陽鐵西區。
今年7月,張大媽親筆寫下感謝信,連同金定忠寫給她的四封書信一起,寄到了浙江省公安廳。
這封特殊的感謝信,在一起長達5年的信訪件畫下句點的一年后,又寫下了一個重重的感嘆號。
5次會面和20多次通話
去年8月17日下午1時許,在溫州市殯儀館內,77歲的張大媽,手捧裝著兒子小蔡骨灰的骨灰盒,回想起自己這5年的奔波,忍不住淚流滿面。
5年前,她的二兒子小蔡在甌海區新橋工業區電子城外意外死亡,經法醫鑒定,系“冠心病引發急性循環功能衰竭而死亡”。警方根據現場取證調查,作出不予立案決定。
張大媽始終不能接受這一結論,一直要求警方立案偵查。但按照法定程序,警方沒能滿足她的愿望。她開始每年從沈陽來溫州追問進展。一連5年,不肯放棄。溫州民警特地去沈陽探望張大媽,也沒能解開她的心結。
去年2月,張大媽再一次走進甌海公安分局新橋派出所值班室。那是剛剛走馬上任的派出所教導員金定忠第一次見到張大媽。
“那天大媽一大早就來了,穿著黑色棉衣,風塵仆仆,在值班室大聲問道‘什么時候能解決?為什么還不解決?’”金定忠一看就知道這是“張大媽”,她每次來溫,都要坐綠皮火車輾轉20多個小時,然后帶著干糧來派出所,基本不聽人勸說。
金定忠連忙將她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里,泡上一杯熱茶。但張大媽一直哭哭啼啼,情緒激動。
金定忠認真傾聽張大媽的訴說后,得知張大媽是名老黨員,有“革命情結”。他馬上和張大媽說起了自己的從軍經歷,還拿出了自己珍藏的三枚立功獎章。張大媽的情緒慢慢緩和下來,這天上午,兩人足足聊了3個小時。中午,金定忠特地讓廚房炒了雞蛋,留張大媽一起吃飯。吃完飯后,還將她送到旅館休息。下午下班后,金定忠叫上一位女民警,又找到附近一家東北餃子館,買來手工水餃和水果,送到旅館。
張大媽看到水餃時,眼眶有些濕潤,她拉著金定忠的手說:“孩子,謝謝你,我相信你?!?/p>
當晚,金定忠與張大媽促膝長談,細致地解釋為什么不予立案,對她心里的疑惑逐個分析。談話后,張大媽的態度有了一絲轉變。
在接下來的一周內,金定忠兩次和張大媽溝通,通過熱心、耐心、細致的交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得到張大媽的理解和信任,她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回沈陽前,她笑著和金定忠揮手道別。
張大媽離開后,金定忠隔三岔五給她打去電話,問問身體狀況,拉拉家常。2個多月時間,20多通從溫州打到沈陽的電話,讓張大媽倍感溫暖。
去年4月,張大媽又一次來到新橋派出所,這一次,她和金定忠商量有關善后處理事宜。
當年8月14日,在甌海公安分局接待室里,金定忠第五次見到了張大媽。這次,她帶著兒媳和孫女來到溫州,最終辦理了兒子小蔡的后事。
這起長達5年的信訪件就此畫上了句號。但這位溫州民警和東北大媽的故事,卻并沒有就此結束。
四封長信和一個御寒包裹
“雖然事情已經成功化解,但是這么多年,你經受的喪子之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你為打開心結,拖著疲憊多病的身軀、頂著酷暑熱浪、冒著高齡四處奔波,這是需要多么大的精神支柱才能做到……”去年8月16日,在她兒子遺體火化的前一天,張大媽收到了金定忠委托同事送來的一封信。信封里,還塞了1000元現金。
原來,金定忠因家中親戚病故需請假回去奔喪,無法陪同張大媽一起辦理小蔡的后事,他擔心老太太的身體,便于前一天中午寫下這封信。信中,他說起自己從警的初衷:“能力所能及地為你做點好事、做點小事、做點實事,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榮幸……我永遠牢記自己是一名普通老百姓家庭出身的民警,也是一名部隊培養出來的革命軍人……”
當兵時,收到家書的那種喜悅之情,拿著信反復讀的幸福感,讓金定忠終生難忘。他希望,自己的這封信,同樣能給老太太帶去一些慰藉。
張大媽反復讀著信中的一字一句,不禁淚流滿面,徹夜難眠。
第二日下午,她特地來到新橋派出所與金定忠告別。不巧的是,金定忠正在外出警,兩人沒能碰上面。
8月20日,張大媽就要返回東北了,金定忠早早就請同事幫忙,送張大媽到車站。早前一天,他還在凌晨5點,在辦公室里寫下了給張大媽的第二封信:“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你要學會放下包袱,振作精神,重新面對新的生活。雖然你失去了一位親兒子,但人民警察為人民,我們都是你的親人……”
一句“親人”,并不是隨口的寬慰,更不是一句空話套話。
在金定忠心里,這是一個鄭重的承諾。
他時常掛念著張大媽。去年12月,金定忠想起,張大媽每次來溫州都衣著樸素,就買了棉衣、棉褲和一些御寒的物品,和第三封信一起寄給了張大媽。信中,他向張大媽提起了近來發生在新橋的好人好事、民警們救人捐款的故事,他希望,這些“正能量”能夠幫助她直面生活中的苦難,重新點燃她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次收到信,張大媽都會仔細地看好幾遍,也會給金定忠打來電話嘮幾句嗑。電話中,她多次邀請金定忠來沈陽看看。因工作繁忙,金定忠一直未能成行。
今年“七一”,已調任甌海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教導員的金定忠,想起張大媽是名老黨員,便寫下第四封信,向她致以節日問候,一再叮囑她注意身體?!盁o論我的工作崗位如何變動,我都會一如既往地牽掛您?!彪S信一起寄出的,還有1000元錢,金定忠在信中囑咐道,“我本想去探望您,但一直抽不出時間,這些錢給您買點營養品補補身子?!?/p>
一封感謝信和第五封信
四封千字長信,就像親人間的家書一般,字里行間透露著一份情深意切。
張大媽告訴大兒子:“金教導員幫我們解決了實際困難,到現在還給我們寫信寄錢,這份情誼很難得。我沒什么能為他做的,就想好好寫一封感謝信表達謝意,我這個老黨員也想借此弘揚下正能量?!?/p>
她鄭重手寫了一封感謝信,寄往浙江省公安廳:
“首先請接受我的崇高敬禮和真誠的謝意!
感謝你們培養了人民的好警察!
非常感謝金定忠教導員的幫助!”
感謝信以三個感嘆號開頭,張大媽在信中講述了金定忠長期以來,給予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讓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民警察的為民情懷。
那份濃濃謝意里的誠摯,那個基層民警“我心中首先有民”的形象,力透紙背。
這份真摯的謝意,卻讓金定忠深感不安,覺得自己沒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實在愧對張大媽的盛贊。他躊躇良久,又于前天中午給張大媽寫了第五封信。他在信中這樣寫道:“身為人民警察,能為您排憂解難解決問題,我感到知足和欣慰……我一定會堅定履行對您的承諾,同時我也不會忘記自己身穿警服、頭戴警徽,就要設身處地的為老百姓多辦實事,辦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