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取個人信息實施詐騙、通過黑客技術控制個人電腦“挖礦”、制作“呼死你”軟件對他人進行短信“轟炸”.......記者從“凈網2018”專項行動打擊網絡犯罪新聞通報會上了解到,今年1至8月,全市共偵破網絡刑事案件34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910名。其中,偵破公安部督辦案件2起,省公安廳專項督辦案件4起。
案例一:黑客遠程控制5000余臺個人電腦挖1000多枚虛擬幣
2017年年底,溫州市區一家公司網站被惡意攻擊,甌海警方在梳理該案電子勘驗數據時,發現了隱匿在背后的黑客徐某是一個黑客QQ群的群主,其在黑客圈非?;钴S,涉嫌犯罪。
偵查發現,徐某通過網絡認識了各類不法分子,并形成了黑產圈子,其本人發揮核心連接作用。
通過黑產圈子,徐某獲取了黑客軟件,通過這些軟件工具對他人電腦實施控制,進而進行數字貨幣挖礦、發動DDOS攻擊、盜取電腦資料等多種犯罪行為,從中非法牟利。已查明,這一團伙共租賃20余臺服務器遠程控制了5000余臺“肉雞”,非法挖礦1000余枚數字貨幣,虛擬幣價值約60余萬元。
經過深入調查,發現了提供上述黑客軟件工具的源頭陽某、呂某等十余人,以及架設黑客攻擊網站與代理黑客攻擊網站的劉某等人。至此,整個網絡犯罪黑色產業鏈浮出水面。
4月,溫州、甌海兩級網安部門組織警力在8省13市實施集中抓捕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12人,扣押涉案電腦15臺、手機17部,查獲涉案服務器20余臺,繳獲數字貨幣1000余枚,成功破獲一黑客攻擊破壞案,并追蹤其下游犯罪,從而對該黑色產業鏈實施了全鏈條打擊。
該案被公安部列為“凈網2018”專項行動第一批快偵快破的部督案件。
案例二:黑進網貸平臺竊取信息后實施詐騙
今年6月,溫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對公安部下發的一條買賣網貸數據線索進行深挖,發現有人從上家購得網貸數據后,又出售給下家。經過二個月的偵查,逐步摸清了一個非法獲取公民信息和買賣網貸數據用于詐騙的團伙架構。
原來,犯罪嫌疑人利用黑客技術非法侵入網絡貸款平臺,獲取大量含姓名、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網貸合同等敏感數據的公民個人信息,在網上向他人兜售牟利;另有人大量購買網貸數據,然后添加受害人微信獲取信任后,實施詐騙牟利。
8月7日,網安支隊聯合甌海分局組織35名警力在海南三亞、江蘇常熟、江西贛州、河北保定四地,對該“7.20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統一收網,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9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3人,查獲并扣押作案手機20余部、作案電腦10余臺,凍結非法所得170萬余元人民幣,成功破獲多起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和網絡詐騙案件,摧毀了整條黑色產業鏈。
案例三:制作、銷售、使用“呼死你”
2017年底,溫州蒼南警方在網絡巡查中發現有人在網上銷售一款微信分身軟件,隨后又發現相關的短信轟炸(俗稱“呼死你”)、微信外掛軟件制作者等犯罪線索。
經偵查,蒼南網安大隊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周某英等多人通過網絡獲取微信外掛程序數百款,搭建銷售網站并通過某發卡平臺進行銷售,同時大肆發展下級代理商,形成銷售、流通、使用非法黑客程序的黑色產業鏈條,銷售金額巨大。警方在浙江臺州、平陽、蒼南等地將上述犯罪嫌疑人抓獲。
蒼南警方繼續深挖制作軟件的源頭,在“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的大力協助下,摸清了該黑產業鏈源頭脈絡,隨即相繼抓獲犯罪嫌疑人李某婷、于某等人,查獲短信轟炸、微信外掛等黑客軟件制作者及其團伙。
經調查,該團伙制作販賣外掛軟件、轟炸程序共計300余款,銷售達數萬次,轟炸條次達上億次,涉案金額達400余萬元。其中,該團伙成員于某,利用了多家國內知名網站的漏洞,發送短信,對目標對象如網購中給出差評的客戶實施不間斷的騷擾。
截至2018年7月,警方分別在廣東、陜西、湖北等6省7市,抓獲15名犯罪嫌疑人,查扣電腦、手機60余部、服務器20余臺,封堵網絡平臺70個,查控域名70余個。